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历史与专业融合”的思政课堂

发布时间: 2025-04-01 09:56:29

来源: 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

阅读:

为加强对供销社历史的了解,用好红色资源,讲好供销故事,积极融入广东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工作大局3月20日,我院思政研究中心主任梁颖珊带领思政组全体教师赴广东省供销合作社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工作人员介绍,教育基地占地面积近400平方米,通过展示208件各类实物文献和219张历史图片,展现了一代代广东供销人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在促进我省农业农村发展、保障商品供给、服务城乡群众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老师们一边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一边讨论着如何更好地把供销社的历史和发展思政课程融合起来

颖珊主任提出,希望老师们要加强对供销社历史的了解,用好红色资源,讲好供销故事更要把思政课程与学生的专业领域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明确自己在供销事业整体布局中的角色定位。

3月25日,思政组肖伟、曾天使两位老师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两位老师带领物联231班22名学生再次走进广东省供销合作社教育基地,以《职业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增强职业道德意识”为重心,通过实地访学和观摩研讨,将供销社“扁担精神”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起来,构建“历史场景与专业场景”双轨并行的思政教学模式。

活动根据《外出体验式教学活动记录表》开展实现教学流程可追溯、成果可视化。

参观扁担、背篓等展品时,思政教师现场展开情景教学:“扁担不仅是过去供销社员送货的工具,更是一代代供销人责任与奉献的象征。同学们在物联网领域也应主动担当,科技扁担’挑起服务民生的重任。

同学们就所见所感与专业课程内容展开了深入的思考。过去供销人用扁担连接城乡,现代物联人用数据贯通农田,服务民生的内核始终未变。”这一观点引发热烈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数字时代的职业坚守三原则:技术可靠性对标扁担承重力、数据真实性对标供销信用度、服务持续性对标物资供应链。

在参观“智慧农场”部分时,讲解员激情澎湃地说道,随着覆盖“耕、种、管、收”等农业生产全程的农资农技服务网络的建设,未来或将实现“穿着皮鞋种地”。同学们则仔细察看展板了解物联网技术田间实践发现农业生产服务数字化管控和自己的专业关联度非常高,纷纷表示对专业有了更具体而深刻的认识。思政教师强调:“物联网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体现在代码准确性上,更在于用技术解决‘谁来种地’的民生难题让技术变得有‘人情味’

通过“历史场景还原+专业技术应用”的双线教学,职业道德教育对同学们而言不再只是教材上的一段概念,而是变成了可感知的行业基因本次教学实践也为思政与专业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有效经验。(一审一校:陈玲;二审二校:邓秀琳;三审三校:张大海)

 

700-1.jpg

700-2.jpg


发布者:吴惠怡